学术论坛 | 聚焦合成生物学 助力药物研发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4/11/25
浏览量:7

近日,中国生物研究院(新型疫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举办了2024年第八期学术论坛。论坛由新材料科学中心承办,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解可波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董雨萌博士为特邀报告人,围绕“合成生物学与药物研发”主题进行了深度研讨。研究院各创新中心课题组参与了本次学术活动。

 

天然产物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源泉,但面临资源匮乏、成药性不足等瓶颈问题,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解可波研究员是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的获得者,研究方向聚焦于药用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先后主持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本次论坛中,解可波研究员以《药用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与生物酶法结构优化》为题,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其研究团队开展的紧缺药用分子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析、重建、高效生物合成以及生物酶法结构修饰优化等系列工作,目前其研究团队已使用该技术成功推动多种具有显著优势的候选药物进入临床前研究。

 

活体生物药(LBP)是人为设计和开发用于治疗、治愈或预防人类疾病或病症的活生物体,由工程化微生物组成的新一类活体生物药已经成为疾病治疗的未来趋势之一。中国农业大学陈晶瑜教授主要从事应用微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研究,在LBP与微生物递送载体开发方面有多年的工作积累,已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来自陈晶瑜课题组的董雨萌博士在报告中以《工程化活体生物药的合成生物学设计与构建》为题,介绍了LBP的发展历史、国内外相应的法规和研究进展,同时重点介绍了工程化活体生物药(eLBP)的设计策略以及所在研究团队在eLBP开发应用中的进展。

 

研究院新材料科学中心的免疫材料课题组(二)自2022年成立以来,基于现有免疫材料创新性和可及性不足的问题,系统地开展了包括新材料的筛选、获取、优化以及应用等研究,目前已发现多种具有良好佐剂活性的候选物并获多项专利授权。本次论坛上,来自该课题组的李月以《合成生物学与疫苗佐剂》为题分享了已上市佐剂所使用的各类材料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国内外使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疫苗佐剂材料的一些实例,重点介绍了研究院使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佐剂材料的进展。

 

本次论坛吸引了众多科研人员参与,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在互动与讨论环节,参会人员对eLBP的表征、eLBP的应用是否会受体内预存抗体的影响、生物酶的定向进化和理性设计、人工智能在生物酶改造中的应用以及合成生物学对佐剂材料成本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一系列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不仅加深了参会人员对合成生物学技术在药物研发应用前景的体会,拓宽了科研思维,也为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紧密融合与协同发展创造了极为宝贵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