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疫苗中心(INNOVATIVE VACCINE CENTER)

创新疫苗中心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聚焦新发、突发及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依托新型疫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强大支撑,着力突破关键技术,精心布局灭活疫苗、基因重组疫苗、重组载体疫苗等技术路线,在表达系统上布局汉逊酵母表达平台、CHO表达平台、VERO细胞表达平台、昆虫-杆状病毒表达平台、重组仙台病毒载体平台及腺病毒载体平台,针对相关技术领域的特点,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覆盖疫苗设计、评价和中试生产的完整研发体系。

依托在研发传染病疫苗方面的科学布局和持续投入所形成的技术平台、技术体系和人才储备,创新疫苗中心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相继开发了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VERO细胞)、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多价重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汉逊酵母)和重组诺如病毒双价疫苗(GI.1/GII.4)(汉逊酵母)等多种疫苗,为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新突发传染病新型疫苗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疫苗中心始终保持研发的前瞻性和创新性,专注重传统疫苗技术的优化升级,前瞻布局mRNA等新一代疫苗技术,为重大传染病防控提供有力武器。

新材料科学中心(NOVEL MATERIALS CENTER)

新材料科学中心立足于解决新材料佐剂及递送系统等研发中存在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卡脖子”关键技术,发展多种新型佐剂及递送材料和应用技术,积极探索新材料技术和工艺开发,注重相关成果的工程化研发,旨在为国内创新药物领域提供与国际接轨甚至全球领先的先进技术与产品。

新材料科学中心研究重点涵盖复合新型佐剂系统、纳米乳剂佐剂、生物基免疫材料佐剂等多个方向,并积极探索聚合物递送系统、小分子自组装递送系统及工程化外泌体递送系统等技术领域。

新材料科学中心将通过深入开展新型佐剂的制备工艺、性能优化和机制研究,突破国内外专利壁垒,搭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递送系统,为生物制药的研发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新策略,推动我国创新药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蛋白药物中心(PROTEIN DRUG CENTER)

蛋白药物中心致力于创新型蛋白药物的深入研发,充分利用抗体的特异性和药学特性,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将某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功能蛋白分子与人免疫球蛋白Fc片段融合产生创新型治疗性重组蛋白药物,成功搭建起Fc融合蛋白药物CHO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技术平台,目前已研发出首款针对中重度银屑病治疗的蛋白药物产品,并于2023年在国内启动临床试验。

蛋白药物中心将持续重点关注如何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降低给药频次以及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等关键研发难点,借助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先进技术,进一步完善蛋白药物的工程化设计,解决临床用药上尚未满足的重大疾病治疗需求,为治疗性重组蛋白药物长期提供持续发展的源泉。

免疫治疗中心(IMMUNOTHERAPY CENTER)

作为研究院现代医疗技术的先锋阵地,免疫治疗中心致力于个性化与通用型细胞免疫治疗等前沿创新技术的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旨在寻求更高效、更精准的疾病治疗途径。紧密围绕疾病治疗的创新靶标分子深入发掘,积极探索系统性治疗方案。

免疫治疗中心已系统搭建细胞治疗研发平台和肿瘤新抗原鉴定平台,坚持差异化研发理念,创新设计并筛选高效的CAR分子,系统验证原创CAR-T治疗实体瘤的可行性,以期在靶向实体瘤及其肿瘤微环境的细胞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免疫治疗中心将全面研发针对实体瘤、血液瘤、慢性感染等疾病的免疫治疗产品,探索发现疾病治疗新型靶标分子,深入研究创新靶向治疗技术及产品,构建通用性免疫治疗研发体系,最终实现效果显著的产品临床应用。

超算与数据中心(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CENTER)

超算与数据中心基于高性能科学计算平台,结合大数据分析与分子模拟方法,致力于开展生物信息学及计算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药物研发以及流行病学等多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聚焦计算生物学相关算法和软件的开发工作,超算与数据中心深入研究病原体进化机制及致病机理,致力于发掘、筛选、优化创新药物靶点,为创新药物的前期研发提供技术服务和计算支持。

超算与数据中心建立了集CPU、GPU及海量存储空间于一体的高性能科学计算平台,组成了一支由物理学、人工智能、生物学等领域组成的跨学科研发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创新和技术积累,在病毒-受体结合进化分析、潜在靶点的发现和筛选、疫苗抗原设计和结构优化改造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超算与数据中心始终坚持源头创新,持续攻克原创性理论和技术方面可能出现的“卡脖子”问题,在原创性算法和工业化软件自主开发方面不断实现国产化软件备择,为产品开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